摘要:我們知道,國有企業有著強烈的中國特色,在極具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中,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。另一方面,工程機械行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。如此來講,國有工程機械企業則是支柱中的支柱。
我們知道,國有企業有著強烈的中國特色,在極具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中,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。另一方面,工程機械行業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。如此來講,國有工程機械企業則是支柱中的支柱。
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國資委牽頭制定了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》,使國企改革再次成為最熱的話題之一。國有工程機械企業的改革,自然受到高度關注。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編輯發現,如果將國企改革比作一場饕餮盛宴,那么,在這場已經開席的宴會中,我們一定會發現工程機械國有企業胸有成竹、自信滿滿的身影。他們正在這場驚天動地、氣吞山河的大變革中,滿懷信心地釋放著工程機械企業的智慧和能量。
改變國有資本一支獨大
全國人大代表、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曾經說過,他眼中的國有企業,一般都“財大氣粗”,國家支持力度也比較大,而且所涉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優勢。事實上,這也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國有企業。既然頂上了“國字號”,“一支獨大”似乎就成了國企的不二標志。
對此,國資委主任、黨委書記張毅在今年兩會期間就強調,國企改革的步伐需要“提速”,首先就要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下功夫。
所謂混合所有制,是股份制的一種形式,既包括公有制經濟,又包括非公有制經濟,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行為,是被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公有制的實現形式。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、集體成分,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,投資主體的多元化,混合體制經濟在我國將進一步發展。
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了解,今年全國兩會前夕,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“樣本的力量: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研討會”上,與會的專家學者一致推崇中聯重科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驗,稱“中聯重科是中國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樣本”。
“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,可以有效放大國有資本的帶動力,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。”詹純新表示,混合所有制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支撐。“進一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,創新是靈魂,規范是前提,民主是保障,開放是關鍵,可持續是目的。”
詹純新認為,當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面臨優勝劣汰、產能過剩的局面。要通過資源整合,打破行業領域內的無序競爭,同時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,推動科技創新。要建立起科學的法人治理、激勵約束并重的運行機制,體現體制、治理、機制三位一體的創新。要嚴格依法依規改制總體方案,公開公允股權轉讓,保證內部分配公正透明。要引導員工轉變觀念,充分與員工面對面交流溝通,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。要開放股權、人力資本經營、資本運營、文化管理等。要實現體制、戰略、人才、管理、技術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。
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,到2020年,絕大部分國有企業將實現股權多元化,除少數特殊領域外,大部分國有企業都會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