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起重機行業市場十年(2001-2012)發展狀況
工程起重機行業從2001年算起,到2002年的年銷量不足萬臺,2003-2006年的年銷量開始突破萬臺,2007-2008年年銷量突破了2萬臺,2009年年銷量又突破了3萬臺,2010年和2011年年銷量突破4萬臺,達到歷史銷量最高峰,行業銷售紀錄年年刷新高。
工程起重機行業的出口逐步成為整個行業的重要經濟增長點,2005年以前,整個行業年出口量不足500臺,2006年突破千臺。2008年達到峰值接近五千臺。2009年受全球經濟影響直降不足兩千臺。截至2012年年出口量超過四千臺,接近2008年最高峰值,反映我國工程起重機企業在海外布局已全面展開,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。
工程起重機主要經濟指標
工程起重機行業的營收和營業成本一直上升,2001年營業收入僅為20億元,截至2011年達到峰值423億元,并且產品毛利率也達到歷史最高值24.06%,利潤總額接近70億元,工業增加值也從2001年的4億元發展到2011年突破68億元,是整個行業發展最為景氣的一年。進入2008年下半年,受全球金融風暴沖擊,工程起重機行業全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,利潤達263億元,仍同比保持著高速發展態勢。
盡管整個行業連續多年超高速發展,但隨著產能過剩和市場需求不足,產品帶來的庫存成本壓力持續增大,所以從2011年和2012年整機企業對庫存產品加大銷售力度,并通過非理性過度營銷手段搶占市場,惡性競爭的結果導致兩年間用戶欠款現象增多,企業應收賬款金額加大,所占比例占到整個流動資產的一半。并增加了壞賬風險,企業現金流受到嚴重影響,資金周轉困難。
工程機械行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中對2015年銷售預測目標輪式起重機2015年可達到60000臺,其中出口16000臺;履帶起重機2015目標2800臺,其中出口1500臺。但結合當前的國家經濟,并且從2012年銷售的市場狀況來看,整個行業不容樂觀,截至2013年整個行業仍呈下降趨勢。基于當前行業市場的嚴峻局面,工程起重機行業應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,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,由外需拉動型向內需主導型轉變。增強危機意識,理性思考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方向,苦練內功,通過轉型升級提升企業自身競爭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