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6月3日上午,市委、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。
什么才是徐州發展“核心的核心”?
聚焦“產業科技創新”這個“核心的核心”用功發力。
徐州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
徐州科技創新態勢強勁,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撐在創新驅動;
徐州科技創新任務艱巨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動力在創新轉型;
徐州科技創新大有可為,打造我市經濟發展新優勢的最大潛力在創新發展。

徐州如何“用功發力”?張國華這樣說
1提升區域創新能力,引領帶動產業轉型升級。
完善區域創新體系,優化配置創新要素,促進“政產學研金介”深度合作、協同創新,提升整體創新效能;
加強科技供給,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,重抓核心技術突破,重抓現代產業體系構建,重抓發展模式創新;
突出企業地位,培育壯大創新主體,持續加快企業研發能力建設,大力培育創新企業集群,打造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隊伍;
優化資源配置,完善協同創新體系,協同配置創新資源要素,協同組建技術創新聯盟,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。
2打造一流平臺載體,形成集聚創新要素的“強磁場”。
高水平建設科技創新核心區,聚力打造“一院一城一谷一區”等重大創新平臺;
高標準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,做強做優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,積極推進省級高新區創建;
高起點建設綜合服務平臺群,建好高端研發平臺,完善公共服務平臺,搭建重大活動平臺;
高規格建設創新孵化新空間,大力發展眾創空間,加快建設眾創、眾包、眾扶、眾籌“四眾”平臺,不斷完善創業輔助平臺。
3建設創新人才高地,讓徐州成為創新創業的區域首選之城。
不拘一格招引各類人才,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,對接產業發展需求招引產業發展人才,強化人才服務保障,讓人才在徐州生活得安心、放心、舒心。

各級領導干部要當好創新創業的促進派和服務者,多和人才交朋友,學習產業知識和專業本領;
積極為人才解決各類難題,讓人才的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體現。
4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構建風生水起的創新生態。
在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和省各項科技政策的同時,率先落實科技投入獎補、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改革、股權和分紅激勵等相關政策與配套措施;
完善科技金融結合機制,營造創新發展良好環境;
積極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。
如何推進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?周鐵根說徐州要這樣做。
創新載體方面
加快推進“一城一谷一區一院”建設,提升開發園區的承載功能和發展水平,打造各具特色的公共服務平臺,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在徐州轉移轉化、落地生根。
創新要素方面
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,把擴大資金投入作為創新的堅強保障,把招引科技項目作為創新的重要助推,在更高層次上吸引創新要素加速集聚,不斷提升區域創新“濃度”。
創新能力方面
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,注重培育創新企業梯隊,注重創新鏈規劃布局,注重商業模式創新,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,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。
創新生態方面
著力構建優良的創新生態體系,做強政策“支點”,做大服務“亮點”,做優環境“基點”,不斷優化提升創新創業軟環境。
115個項目、企業和個人獲獎
全市115個項目、企業和個人獲得“2016年度徐州市科學技術獎”,其中: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8項、二等獎42項、三等獎59項,企業技術創新獎4項,協同創新獎2人。

2016年度徐州市科學技術獎共發放獎金239萬元。
一等獎獲獎名單。
一等獎
1、HZS180K混凝土攪拌站
完成單位: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
2、電動車新型無稀土驅動電機系統研究
完成單位:中國礦業大學
3、小麥新品種徐麥31、徐麥32選育與產業化開發
完成單位: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、江蘇徐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蘇明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
4、肉鴨發酵床養殖綜合配套技術示范與推廣
完成單位:徐州和英禽業有限公司、沛縣畜牧獸醫站、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、徐州市農水畜禽產品質量檢測中心
5、大型海洋工程鋼筋混凝土表面防腐關鍵技術研究
完成單位:徐州工程學院、徐州中礦安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、江蘇中礦大正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
6、白血病干細胞干性形成機制及靶點特異性藥物研究
完成單位:徐州醫科大學
7、抗血管生成因子在視網膜功能損傷疾病中的研究
完成單位: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
8、缺血性腦損傷的分子機制及防治研究
完成單位: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
【推薦】
【分析】混凝土加固方法,你知道多少?
【資訊】共享“一帶一路”紅利 63國5
【新聞】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赴徐工集